【印聯傳媒網訊】2013通信展期間,華為首席戰略咨詢專家李常偉在參加ICT高峰論壇時表示移動互聯網發展已經給整個ICT產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OTT帶給我們的驚喜,到移動互聯網覆蓋我們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華為對未來的把握,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首先看客戶。
另外李常偉認為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轉型,特別是在LTE興起的時候,從日本、韓國、美國移動運營商新的領域轉型的實現中華為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在未來的增長盈利的模式中,僅僅依靠數據是不夠的,因此華為認為,發達市場的運營商已經開始全面地戰略性的轉向新的領域,移動互聯網是一個大的趨勢,企業市場,物聯網市場,垂直行業市場,已經嶄新出更多的機會。
李常偉透露華為今年對全球的運營市場進行了分析后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華為稱之為U型眼鏡,在發展中市場,運營商仍然有成長的空間,盈利的空間,主要是在發展中市場仍然具有人口紅利,因為云的用戶數一直在增長。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來自于歐洲,在27個國家,6個大的跨國運營商從它的財報來看,2012年已經進入了下滑困境,但是美國、日本、韓國新的網絡技術,新的ICT融合技術在新的轉型戰略之中,在云計算、企業市場、物聯網市場上卻開始出現了破局成功驚喜的案例。
華為在對美國、日本、韓國最近的研究中發現他們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歐洲模式,在基層網絡方面他們取得了很好的突破,成本更低、更安全,網絡虛擬化新的技術已經全面商用,并且進入了成熟期。包括5G,FTDX融合寬帶的能力,開放平臺+沖浪式創新,這種模式已經成為大的運營商在向融合的產業未來演進的基本規則,已經被多數轉型運營商所吸收。華為對整個產業,尤其是在對移動互聯網逐漸加速演進過程中,端管云在產業鏈整合合作已經成為了產業中主要的命題。任何一個角色,無論是OTT還是運營商,還是終端的廠商,脫離了這個產業鏈中任意一個雙贏的合作模式,很難獨立去取得成功的。
在LTE逐漸發展成熟過程中,流量的增長會帶來對后臺傳輸承載以及城域帶寬的需求,后臺傳輸承載可能高達數十倍帶寬的增長,LTE最重要的資源是站點,在流量的每年數倍增長情況下站點有效資源難以支撐,因此在固定場景下,固定帶寬加上wifi分流將成為重大的解決手段。
在大數據之后,華為的業務領域逐漸從電信領域跨越進入新的領域,NTIT結合自己的寬帶接入,安全解決方案和數據中心、應有管理的解決方案向企業類、行業類的市場,以云計算的形式進行拓展,成為非常成功的戰略典型案例。
下一代的NTIT是華為不熟悉的,華為做了架構的解析,下一代NTIT分三個部分,SDN軟件的網絡包含了端管云,行動主要的部件,真正的大數據華為認為有一發一搜兩個功能,所謂一搜就是及時了解客戶的信息,像谷歌的網絡蜘蛛把所有信息搜索起來,基于用戶的各種各樣的分析從云端到終端到網智能調配進行整合,把用戶所需要的正確業務傳送給客戶,這就是一發。在整個系統中,大數據這樣的功能就像一個人,人有四肢,相當于端管云,大數據的能力相當于人的神經系統,最重要的人的精華在于決策系統,決策系統未來一方面是依據大數據提供的有限的智能的引擎。另外,更多的決策來自于離線人的智慧,因此社交平臺為主的智能的社區,實際上成為了進行決策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業務流程的引擎集成到整個系統中,未來大腦也許會包含三個部分,BPE以及智慧的決策系統和智能的決策系統IE三部分,這也是未來華為認為的NTIT的大致架構。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