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幾日,北京遭遇今年最嚴重空氣污染!“北京,把人才都霾沒了”、“不開導航,真的找不到家”、“霧霾中的廣場舞大媽們,終于跳出了午夜幽魂的感覺”、“只能模糊畫出大褲衩的形狀了”……微信朋友圈一直被各種吐槽北京霧霾天的段子和照片刷屏。
11月30日,北京市發布今年首個霧霾橙色預警,全市PM2.5濃度12個小時內增長近10倍。
這一年來,印刷行業發生了很多事情,關于北京印刷業目前的情勢,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壓力非常大。如果再用一句話補充,那就是要加快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北京印刷業目前面臨的壓力,有行業的下行壓力,有環保治理的壓力,還有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壓力。
行業下行的壓力
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這個壓力首先傳遞到包括印刷業在內的所有傳統產業。2011年、2012年、2013年北京地區印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75.1億元、287.1億元、300.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27.8%、4.4%、4.7%,盡管有統計口徑上的不可比因素存在,但增速確實明顯放慢,這與大多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業務收窄壓力持續加大的感覺是一致的。
2014年北京地區印刷企業年審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印刷企業(含出版物印刷、包裝裝潢印刷、數字印刷、專項印刷、其他印刷)共計1664家,主營業務收入301.8億元,利潤總額30.5億元,資產合計474.3億元,年末人數65022人。如表1所示。
如果僅從統計數據看,2014年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0.43%,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5.9%。但是,剔除其中一些不可比因素,例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重復計算等,上述兩項主要指標都是下降的。
從產量看,北京的報紙印刷量連續兩年下降10%,2014年單色書刊印刷總量下降217萬令,同比也下降了10%。
北京印刷業從兩位數的高速增長,轉為小幅增長,接著出現負增長,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汽車,一下子駛入了大城市早高峰擁堵的街道上。
環保治理的壓力
人民群眾對治理環境污染的呼聲高,政府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心大,工作力度也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標本兼治、多管齊下,負面清單管理越來越嚴,這是北京印刷業面臨的貼身環境。
今年5月北京市第一批針對三個行業發布了VOCs排放標準,其中就有《印刷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這個標準已于7月1日實施。第一時段標準執行到2016年12月,每立方米50毫克。從2017年開始執行第二時段標準,每立方米30毫克。北京市原來的標準是每立方米120毫克,已經不再執行了。新的VOCs排放標準將達到甚至超過世界發達國家的標準。標準嚴還不是最大的問題,讓人糾結的是目前專家對適用的治理技術路線說法不一,我們還沒有實踐經驗,正在試點探索。目前印刷業整體上是一個微利行業,還有企業對投入的承受能力問題。
國家環保部、發改委、財政部已聯合發文,將從今年10月1日起征收排污費。北京市排污收費辦法正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北京市VOCs排放收費將高于國家其他地區,超標排放加倍收費。
北京加大了環保執法的力度,當然,針對的是各行各業,但提到印刷的頻率越來越高,印刷企業被罰款的事情也很多。前一段時間北京亦莊開發區出臺嚴重霧霾天氣企業停產、限產預案,列入名單的20多家企業,印刷企業竟達10多余家。2014年年初,政府部門把印刷業列入限制發展產業。北京印協曾反復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說明印刷業內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作為主流印刷方式,平版印刷的污染并不大;北京以出版物印刷為主,北京印刷業服務首都核心功能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不是白菜幫。但畢竟北京市的環保壓力太大,我們還是要力爭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
面對這么大的壓力,我們該怎么辦?我們肯定不能坐等整個行業垮掉。我們現在已經被逼上梁山,形勢倒逼我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而且這次調整要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力度、深度、廣度都要大,調整慢了都不行。中央指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產業要加快結構調整,要從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北京是首都,中端肯定不行,北京印刷業應該是高端的,在全國應具有引領力。
北京印刷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疊加在一起的,破解這些問題也要多管齊下,各種措施并舉。
一是抓創新,促進北京印刷業的高端化
二是盤活存量,提高北京印刷業發展的質量
通過產業鏈各環節及業內外的資產整合,盤活存量,提高發展的質量。
三是推動傳統印刷的融合發展,創造新的支撐點
四是環保治理既要抓緊,又要把腳步踩實
印刷企業的VOCs排放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缺乏實踐經驗增加了這項工作的難度,盡管新標準已經發布實施,企業普遍感到著急,但企業情況不同,具體路徑也有差異,試點先行是必不可少的。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